您现在的位置:紫荆在线 正文

近期,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位于阳泉市城区下站街道河边街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运用非遗技艺掐丝砂画,创作了一幅名为“福蛇报春”的美术作品,该作品引发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关注。

在春节期间,下站街道积极举办了以“非遗贺新春”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旨在传递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与真挚祝福。活动期间,阳泉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董淑芳女士大显身手,运用精湛的掐丝砂画工艺,精心还原并制作了一系列美术作品。其中,她巧妙地将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吉祥物“巳升升”和“福蛇报春”等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众人眼前,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气息。

48岁的董淑芳一直专注于非遗的传承和创新,2023年荣获“阳泉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24年“跟着悟空游山西”成为热门话题后,董淑芳曾用非遗掐丝砂画工艺成功还原“黑悟空”形象。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掐丝砂画工艺作品“福蛇报春”和“巳升升”直径均只有21.8厘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个细节都刻画得十分精细。特别是“福蛇报春”作品,“福蛇”头顶“福”字,嘴噙“春”花,全身布满红色花朵纹饰,画面色彩丰富艳丽,粒粒彩砂晶莹剔透,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福蛇报春’的‘福从头起’和‘嘴噙春花’寓意幸福美好和昌盛繁荣,制作过程中,这两个环节是最费工夫的,要用镊子将金丝一节一节地掐出纹理,再将彩砂一点一点地粘涂在活性炭盘上。”董淑芳介绍,掐丝砂画工艺以金丝和彩砂为原料,包括掐丝勾廓、彩砂调制、分步填砂、微混排气、密封覆膜等工序。

掐丝砂画工艺的忠实爱好者白天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项工艺的制作过程极为精细,无论是轮廓的精心勾勒,还是色彩的巧妙填涂,都要求制作人员具备极高的耐心和细致入微的匠心精神。他感慨地说:“在董老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福蛇报春’的创作,收获颇丰。每一笔每一划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我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行列中,共同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在当日的下站街道文化活动室内,五彩斑斓、栩栩如生的彩色剪纸作品吸引了众多目光,尤其是那些之前仅见过红色剪纸作品的记者们,不禁眼前一亮。这些剪纸作品采用的是染色剪纸技艺,制作过程相当考究。首先,在洁白的纸张上精心起稿,随后经过巧手裁剪,再根据不同部位的特征进行细致的上色,使得每一幅作品都显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董淑芳老师对这种染色剪纸技艺进行了详细介绍:“染色剪纸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它不同于传统的红色剪纸。在制作之前,我们首先要在白纸上精心绘制图案,然后根据图案的不同部分特点进行上色,这样制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更加生动、更加栩栩如生。” 此次剪纸活动是街道“非遗贺新春”主题活动的一部分,主题围绕着蛇年展开,旨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剪纸艺术,还进一步增强了社区文化氛围,让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