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紫荆在线 正文

春节的脚步渐近,浓郁的年味弥漫在空气中。正月初六,我有幸踏入昔阳县界都乡北界都村。只见村子内外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挂起了喜庆的大红灯笼,整个村子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村民们走家串户,互致新春的祝福,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在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韩海燕正忙着工作。她拿起一盏精心制作的炮灯,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村里的筹备情况:“这两天,我们村委会正加紧统计已经制作好的炮灯数量,并安排采购彩带和配置光源。目前,我们已经收集回来了62盏炮灯,为的就是让村民们过一个更加喜庆、热闹的春节。”韩书记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北界都村拥有悠久的炮灯制作历史和卓越的技艺传承。每年春节临近,村民们便会自发聚集,三五成群地展开制作传统手工花灯——炮灯的辛勤工作,为正月里热闹非凡的迎灯活动提前做好准备。看似平凡的彩纸,在村民们的巧手下,经过绘画、折叠、剪裁、粘贴等一系列精细工序,最终变幻成主题多样、样式独特的炮灯,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我们村炮灯的造型结构,既像古代打仗用的铜锤,又像放炮用的炮具,因此而得名,制作工艺可以追溯到古代……”韩海燕告诉记者,制作炮灯历来是北界都村元宵节闹红火的传统习俗,每年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七都要进行迎灯活动,选一名体格健壮的小伙手持点燃的炮灯,领头指挥,手舞帅旗,旗到哪,灯到哪,走街串巷,最后在村广场与龙灯汇合。届时两条龙灯一左一右,交相辉映,近看五彩缤纷,远观火龙飞舞,在威风锣鼓的助兴下,迎灯活动进入高潮。

记者在现场看到,制作好的炮灯上有飘带、绣球等装饰,每盏炮灯不尽相同,画有禾苗、动物等不同图案,寓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孔雀展翅”“雄羊抵头”“骏马奔驰”等主题的炮灯活灵活现。“在我的记忆里,我们村年年都有制作手工炮灯的传统,保存好的炮灯能用上两年,灯架能代代相传,我们有义务将这种技艺传承发扬下去……”67岁的村民翟庆如是村里制作炮灯的“行家”,他现场拿起一张彩纸给记者折起了炮灯上的装饰。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