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都市发展网 生活新闻
分享

近期,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等众多知名科学家及青年科研工作者齐聚黄浦江边,共同参与了“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盛典暨科学峰会”。此次峰会主要围绕科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并在互动环节中,邀请科学家们对科学前景进行展望,并对年轻一代表达了期许。

西湖大学校长,同时也是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施一公院士,近日向广大青年科研人员发出倡议,鼓励他们积极“拥抱AI”。施一公院士认为,深度思维公司研发的Alpha Fold这一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彻底改变了生命科学研究的传统范式。该系统能够根据已知的氨基酸序列,精确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基于这种范式变革,施一公寄语大学生:不必担心人工智能会让生物学家“失业”,只要在本科阶段掌握基本的科学逻辑和批判思维,就能“拥抱AI”,更快地取得科学突破。

未来20年,物理学将取得什么重大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2017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潘建伟院士预测,未来20年内,人工智能将与量子计算融合。与潘建伟的观点相仿,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联席主席丁洪院士预测:未来20年内,通用量子计算机必将诞生。

在探讨未来50年物理学领域可能取得的重大突破时,南方科技大学校长、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得主薛其坤院士大胆预测,"室温超导材料"的问世将指日可待。他进一步阐述道:“一旦成功研发出室温超导材料,并利用其制造量子计算芯片,那么这种超导量子芯片将彻底摆脱功耗的困扰。”这位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杰出科学家,以其前瞻性的视角,为听众描绘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美好未来。

发布时间:2025-07-27 08:56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