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纸龙”遵循传承下来的固定仪式 开展游街、祈福等一系列民俗活动

时间:2025-02-21 06:23   作者:admin  来源:紫荆在线       返回首页

  “舞龙”作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活动,承载着广大百姓追求吉祥、避除凶险、祈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其观赏性极高,深受人们喜爱。其中,“平城纸龙”在制作材质、工艺造型以及舞龙套路上独树一帜,独具匠心,深受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2013年,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被正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和展示。

  扎纸龙,这项传承千年的精细工艺,凭借纸张、竹篾、麻绳等天然材料,通过扎、剪、裱、糊、画等传统工艺步骤,纯手工打造而成。王德印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这项技艺的制作过程,他指出,整个制作程序复杂而精细,涵盖了扎龙头、制龙骨、网龙身、贴肚皮、粘龙鳞、插龙尾、做腰筒、扎蜘蛛等多个步骤。从挑选韧性适中的竹篾开始,到用细腻的手法编织出栩栩如生的龙身,再到精心粘贴每一片龙鳞,每一个环节都要求一丝不苟,不容有失。 为了确保纸龙的质量,从1月24日起,村里的十多名村民便分为龙头、龙身两个小组,分工合作,紧张而有序地投入到制作工作中。他们以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之心,用匠心独运的手艺,共同打造出一件件令人叹为观止的纸龙艺术品。

  “平城纸龙”雄雌成对、一红一乌,红龙为公、乌龙为母。一直以来,当地约定俗成地由东街村负责制作红龙,北街村负责制作乌龙。每年制作纸龙的时候,两个村都会提前沟通好纸龙的样式、龙头的大小和龙身的长度。“今年的纸龙长约22米,其中,龙头长约1.25米、高约1.25米、重约25公斤,龙身分6节制作完成,可以说是体型巨大、动感十足、色彩丰富。龙身上还要粘贴约6000片龙鳞,每片龙鳞都能活动,在舞动过程中犹如游龙在天,又漂亮又威风。”讲解着纸龙的每个细节,王德印接着说,“‘平城纸龙’经典的表演动作之一是‘二龙戏蛛’,这里指的是蜘蛛。两个村要分别为红龙、乌龙各扎一只长度约0.55米、直径约0.3米的蜘蛛。”

  北街村乌龙制作传承人郭泓霖则补充道,为增加纸龙的观赏性,他们在龙眼处添加了射灯,在龙头、龙身、龙尾、蜘蛛等多处增添了彩灯、彩绸等装饰,让晚上的舞龙表演更加威风凛凛、活灵活现。

  王德印充满热情地表示:“在正月十二这一天,两个村庄会进行接龙仪式,将精心制作的龙头与六节龙身装配妥当,并通过反复调整,保证龙身连接处流畅无阻、舞动自如。”

  正月十三至十六,传统的“平城纸龙”庆典将按照古老的仪式规程,盛大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包括游街、祈福等。在这四天里,两条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纸龙将在欢快的锣鼓声中穿梭于街头巷尾,它们时而盘旋上升,时而腾空跳跃,每一个舞动都洋溢着无穷的力量与生机。纸龙在人群中穿梭,不仅唤醒了游子们心中深藏的年节记忆,更象征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无限期许。人们祈愿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家家户户幸福安康,生活如同这翩翩起舞的纸龙一般,充满喜庆与活力,红红火火、生机盎然。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 冀ICP备2024068662号

紫荆在线 
©1996- 紫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