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音乐学院知名教授、杰出的女高音歌唱家雷佳担任领唱的《时间的诗意:跨界融合诗词作品音乐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隆重上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重点资助的项目,《时间的诗意》于2024年11月15日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了首演,并随即展开了全国巡演之旅。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在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全国8个城市成功举办了10场演出,其中中国人民大学站的演出是该项目的首场公益演出。这场音乐会不仅是一场音乐盛事,更是一次对时间、生命与文化的深刻哲思的呈现。音乐与诗歌的跨界融合,以生动的方式展现了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时间的感悟,彰显了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独特魅力与炫目风采。
音乐会以“时间的易逝与永恒”为主题,分为《天地俯仰》《万物生息》《怀思古今》《家国天下》四个篇章,徐徐展开一卷流淌的时光之轴。这种结构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时间的独特理解,如“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农耕文明的万物更迭中感知时间,还展现了时间从宇宙到个人、从自然到家国的多层次内涵。
在《天地俯仰》篇章中,音乐与诗歌共同描绘了宇宙的浩瀚与自然的韵律。如《白露》一曲,通过对时节、时令的细腻刻画,将中国人特有的时间观念——与自然和谐共生、与时俱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时间观与西方线性时间观形成鲜明对照,更强调循环与永恒。《万物生息》与《怀思古今》篇章则从自然转向人文,通过诗词与音乐的交融,探讨了个体在时间洪流中的情感与思考。雷佳在演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时,借鉴京剧“喷口”唱法,以字头缓出的方式表现李煜亡国后的哽咽与痛心,并通过“声断气不断、气断意不断”的顿歇技巧,将词中的悲恨与叹息传神地表达出来。这种处理不仅体现了传统曲唱中对“留白”的审美追求,也展现了古典诗词虚实相融的美学原则。《家国天下》篇章将时间主题提升至宏大叙事层面,通过民族打击乐的融入与灯光设计的配合,突出了家国情怀与历史担当。这一篇章的演绎,不仅是对时间的颂歌,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礼赞。
音乐会的另一亮点在于其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通过独唱、舞蹈、朗诵、中西混合编制室内乐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结合,音乐会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多维立体的视听场景。这种跨界并非简单的元素叠加,而是基于对传统文化深刻理解的创新性表达。
中西乐器的融合令人耳目一新。例如,《二泉映月》从二胡曲改编为声乐曲,引子从清幽的古琴开始,人声充当讲述者,勾勒阿炳其人其曲的形象,中提琴在间奏中表达主题,实现了乐器与人声的对话。在《如果有来生》中,柳琴与小提琴的对话更是妙趣横生。柳琴作为传统弹拨乐器,其音色清脆明亮;小提琴则悠扬婉转。两种乐器交替出现,仿佛古今两个时空的对话。雷佳的人声在其中扮演调和的角色,时而与柳琴呼应,时而与小提琴交织,恰如《乐记》所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在差异中寻求和谐统一。
声音无形,却蕴含着丰富的形态变化,那么这种形态究竟是怎样的呢?《乐府传声》一书中提到:“大小、阔狭、长短、尖钝、粗细、圆扁、斜正等等,皆是声音形态的体现。”雷佳在音乐会中,对于不同声腔的运用可谓是巧夺天工,这无疑是对这一传统理论的生动诠释。她巧妙地融合了民族、美声、戏曲等多种唱法,使得音色与情感在不同的作品中得到了精准的转换。 以《关山月》为例,雷佳在这首歌曲中打破了常规节拍的束缚,将琴曲中特有的“弹性节奏”与诗词的句读完美融合。她模仿古琴指法“吟”所创造的微颤效果,将边塞的苍凉与思夫的含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神情诗》中,雷佳通过对古筝吟、猱、绰、注等指法的音色模仿,将中国音乐独特的润腔技法与诗词吟诵完美结合,展现了我国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她的演奏,既传承了传统,又充满了创新,令人叹为观止。
舞台上的视觉设计既简洁又独具匠心,巧妙融合了多媒体技术,不仅完美地再现了诗词的深远意境,更是将时间的流转以视觉艺术的形式生动呈现,极大地增强了音乐会的沉浸体验。以《静夜思》为例,钢琴、箫声与人声的交织,共同勾勒出一幅静谧月夜的绝美画卷,从远景的苍穹、中景的月光,到近景的清辉,多媒体背景中那轮皎洁的明月、荡漾的涟漪以及遥远的山峦,共同将听众带入一个声景交融、意象万千的梦幻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2025国庆档票房18.35亿元,平均票价36.64元创近5年新低2025-10-20
- 从一顶帽子开始:《魔法坏女巫》如何讲述一段“毁誉与共”的姐妹情谊2025-10-20
- 齐云山闯关、花山谜窟观灯,黄山各区县文旅活动纷呈引客来2025-10-20
- 从管网除涝到桥下建停车场,渔亭镇以“小切口”破解民生难题2025-10-20
- 屯溪区屯光镇举办“稻梦空间·趣玩汉沙”亲子活动,50组家庭体验农趣2025-10-20
- 国庆中秋上海空港口岸预计出入境88.3万人次,同比增长22.3%2025-10-20
- 沪太支路由8米拓宽至10米,宝山这条连接静安的重要通道疏堵保畅2025-10-20
- 火锅桌就是微型江湖:从电影看中国人“围炉”社交背后的人情与真相2025-10-17
- 推杯换盏间的欲言又止:中国人的饭桌上,从来都不只是食物2025-10-17
- 荷兰弟伤后首返《蜘蛛侠》片场,头部受伤致影片一度停拍2025-10-17
- 黟县西递以晒秋美学与民俗盛宴迎客,十一项活动点亮古村假日时光2025-10-17
- “影像南屏”IP迈出关键一步,黟县古祠堂活化新生赋能乡村振兴2025-10-17
- 超越引流,光影节成产业名片:徐汇西岸“大灯泡”展示照明技术未来2025-10-17
- 上海光影节溢出效应明显,西岸梦中心客流量与销售额双双倍增2025-10-17
- 联动四大市级节展,前滩IN乐季整合文旅资源打造都市活力新核心2025-10-17
- 光影节联动十大商圈六大文旅地标,浦东打造“光影+消费”金秋新场景2025-10-17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推出四大主题非遗体验活动,丰富市民中秋假期文化生活2025-10-17
- “月来月好”艺术项目点亮上海,五处展亭邀市民邂逅城市空间中的中秋月光2025-10-17
- 电影《浪浪人生》发布高燃片段,黄渤范丞丞父子同心“破浪前行”2025-10-16
- 电影《下一个台风》定档10.25,张子枫张伟丽彼此救赎,李宇春献唱主题曲2025-10-16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上海人才公寓1周年如何实现从"
-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
- 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获得
- 鬼才导演亚当·艾略特阔别15年回
- “绿色救生圈”防溺水志愿服务项
- 7万人次挤爆草莓音乐节!北京“
- 6.62亿用户的非遗新舞台:微短剧
- 悬疑类型“出海”加速度:中国电
- 上半年接待游客超2400万人次!阜
- 电影节主会场变身"电影生态综合
- 2025暑期档票房超113亿、观影人
- 从新加坡到欧洲:国交新乐季用交
- 顺风车体验升级:嘀嗒出行用"路
- 上海越剧院青春版《红楼梦》受邀
- LED光影构建密闭裘庄,音乐剧《
- 上海隐秘的“5元大牌面包”店探
- 历史建筑活化的三重境界:从故宫
- 从机关食堂到夏布小镇:重庆151
- 韩国演员李世荣和日本男演员坂口
- 电影《芭比》制片人及主演玛格特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