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在2025年举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期间,坐落在昆山巴城的戏曲百戏博物馆精心筹备了“百戏戏曲月”一系列文化活动,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场融合了古典风情与当代魅力的戏曲盛宴。

9月2日至19日期间,戏曲百戏博物馆将连续上演精彩节目,每日均举办面向公众的免费演出活动。众多知名院团的演员,包括昆山当代昆剧院、南京市京剧院、南京市越剧团、无锡市锡剧院等,将依次登台献艺,为戏迷朋友们带来一场场令人陶醉的视听盛宴。

昆曲的雅致、京剧的华美、广灵大秧歌的苍劲古朴、大同耍孩儿的深沉厚重、黄梅戏的明快婉转、锡剧的柔美细腻……多剧种交汇于此,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的戏曲长卷。濒危剧种广灵大秧歌与大同耍孩儿更以原生态的唱腔和质朴生动的表演,在江南水乡掀起一阵北方戏曲的热潮。

作为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系列活动之一,“一枝独秀 两岸同缘——昆曲艺术藏品展”于9月9日在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展出藏品共600件,俞振飞中山装、沈传芷均孔笛、周传英手抄工尺谱等80件昆曲艺术品首次与观众见面。

9月7日,山西省濒临失传剧种戏曲对话在戏曲百戏博物馆公共教育厅举行。戏曲名家与戏迷共聚一堂,为濒危剧种的保护与传承建言献策。艺术家们结合自身从艺经历,畅谈戏曲艺术的精髓与挑战。互动环节中,观众积极提问,就戏曲的当代传播与创新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展望未来。

“四时有戏·白露”专题活动巧妙地将皮影戏的精湛表演与手工制作的乐趣相结合,带领观众踏上了一段别具一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之旅。在这秋意渐浓、露珠晶莹的时节,观众们在欣赏了一场场精彩的皮影戏表演后,得以亲手体验皮影道具的制作过程,于光影的变幻中深刻体会戏曲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 在“粉墨春秋·笔识戏韵”环节中,参与者们通过绘制脸谱,不仅亲身体验到了戏曲脸谱所蕴含的丰富符号隐喻和独特的艺术美感,更是在这一过程中对戏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互动项目成功打破了观演之间的界限,让戏曲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形式,而是融入了观众的生活之中。这样的体验不仅“可触、可感”,更使得戏曲文化得以“可传承”,实现了真正的沉浸式文化体验,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感受和传承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水袖翩翩起舞之际,仿佛能听到千年文化的悠扬回声;在唱腔抑扬顿挫之中,亦能感受到时代精神的强烈共鸣。戏曲百戏博物馆所呈现的,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不息、生生不息的生动缩影。

2025-09-29 08:17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