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沪语舞台剧《繁花》三部曲·终季正式宣布组建剧组,该作品将在10月28日至11月2日期间,于美琪大戏院隆重上演。导演马俊丰在组建会议上激情洋溢地表示:“我们要让上海人在舞台上再次焕发活力,让上海话在舞台上再次充满魅力,让这座充满魅力的上海城市在舞台上再次绽放光彩。”自2018年首度亮相以来,《繁花》前两季已成功完成120场演出,吸引了超过13万名观众走进剧场,感受沪语舞台剧的独特魅力。
我对舞台剧《繁花》所蕴含的生命力情有独钟,这部作品在我心中成为了描绘上海这座城市的另一经典原型。正如作家金宇澄所言:“我喜欢舞台剧《繁花》的生命力,它是我笔下上海的另一原型。”在前两季中,这部作品成功地将“上海故事”搬上了舞台,并将沪语话剧的魅力推向了全国。如今,在终季中,它将继续延续上海的故事和审美,以一种“不响”的静谧方式,再次揭开这封寄往城市深处的情感信笺,让人们在心灵的深处感受上海的韵味。
2018年,舞台剧《繁花》第一季在美琪大戏院启幕,金宇澄笔下35万字的沪上传奇首次在舞台上呈现,全沪语的对白成为一大亮点。彼时,观众暌违沪语话剧已久,《繁花》一亮相,便成为沪上舞台界的现象级作品。演出期间,美琪大戏院门口总是热闹不已。随着作品的受众从剧迷逐渐拓展到市民,《繁花》也被冠上了“沪上社交硬通货”的美名。
“如一个生动的说书人,将独特的音色和腔调赋予世界,将人们带入现代都市生活的夹层和皱褶。”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词如是评价金宇澄在《繁花》中大胆的沪语书面化写作。对于舞台剧来说,沪语同样是作品的灵魂。从创排之初,主创就认定沪语是表现《繁花》原著精神、还原上海生活独特“质感”不可或缺的元素。上海话对白和普通话字幕的组合,《繁花》让上海本地观众沉浸式走进城市历史的同时,也顺利走向了全国。杭州、北京、香港,都留下了《繁花》的“香气”。方言非但没有成为阻碍,反而成为了剧场效果的“催化剂”。据主创观察,外地观众对于作品的反响和接受程度并不输上海观众。
“我将尽可能多地参与终季的排练,欢迎提问和探讨,我们一起找到一个更适合当下语境的呈现方式。”在建组会上,金宇澄对主创们表示。在他看来,舞台剧《繁花》要做的是帮助当下的年轻观众看懂书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书中的那个时代。金宇澄认为,上海在不少文学艺术作品中都以洋气、繁华的面貌出现,而《繁花》展现了上海市井生活的一面。这也是这部作品获得读者和观众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以男主角之一“小毛”举例:“这是一个上海底层社会的小人物,他是有原型的。我16岁那年在去黑龙江的火车上认识了他,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通过他,我看到了上海工人家庭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面对时代变迁的个人命运。”
《繁花》原著中,作者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笔法,1500多个“不响”背后的暧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相较于同名电视剧,舞台剧更为忠实地反映了书中的内容和细节。马俊丰坦言,原著所受到的喜爱和关注曾让他的心态一度“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曾有观众拉着我兴奋地说,‘我看了四五遍小说,你可以把这些、那些段落加到话剧里。”
我是那个在上世纪50年代迎来晨曦的幸运儿,我的笔触似乎有着一种魔力,能够触动80后、90后年轻一代的心弦,这种反响是我始料未及的。金宇澄曾这样深情地评价舞台改编的成果。在每一轮的演出中,他总是不吝啬地坐在观众席上,享受着每一刻的精彩,有时还会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分享这份喜悦。“他总是不断地校正我们对这部戏的认知。”马俊丰如此说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演出的深入,台前幕后的主创们似乎越来越贴近作品的灵魂深处。“那些深沉的情感、那些重大的事件,在表达时总是曲折迂回,让人欲言又止,却又难以割舍。”这样的描述,恰如其分地描绘了金宇澄作品中的独特魅力。
在即将召开的建组会上,马俊丰一改常规,勇敢地率先透露了新季的亮点,强调绝不走寻常路,决心以“别致”与“充满挑战性”的舞台风格引领潮流。他生动地将第一季中那旋转不息的圆形转盘比喻为“流动的盛宴”,而第二季中那两条长达16米的传送带则被他形容为“匆匆过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物的匆匆人生。而他即将在下月推出的新作,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手法,重新讲述那些散落在弄堂深处的旧人旧事,为阿宝、沪生、小毛三兄弟的情感纠葛画上圆满的句号,揭开一段新篇章。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从粤剧戏宝到全球热单,《大展鸿图》让岭南文化“听觉基因”随新潮鼓点跃动世界2025-09-25
- 话剧《浪潮》:以水为镜,照见左联五烈士跨越百年的青春回响2025-09-25
- 黄山两高校联合开设旅游管理本科班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2025-09-25
- 2025雅砻文化旅游节开幕:黄梅戏与藏戏同台,演出吸引超1850万人次观看2025-09-25
- 快闪舞蹈、NPC互动、美食争霸:八公山文旅季推出多元活动打造全民共享盛宴2025-09-25
- 花费不到千元安装喷淋系统,虹储小区“三驾马车”协力破解垃圾清运扬尘难题2025-09-25
- 中法影像对话活动9月22日启幕,阿诺、比诺什、乌尔善等电影大师齐聚北京2025-09-23
- 国家大剧院首部莎翁话剧《仲夏夜之梦》第16次上演,十年传承拉近经典与时代距离2025-09-23
- 2025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400亿元!提前75天达成,彰显市场强劲活力2025-09-23
- 黄渤殷桃范丞丞“疯”力全开!《浪浪人生》发预告,十一看全家齐出动2025-09-23
-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超16亿,升至中国影史动画票房榜第五名2025-09-23
- 电影《731》上映首日票房突破2亿元,特殊场次铭记历史引发观影热潮2025-09-23
- 25辆花车首次亮相上海外滩,长三角风情与国际元素共庆旅游节2025-09-23
- 2025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开赛,118名车手竞速串联五大新城2025-09-23
- 上海内环高架“年轻化”改造四期9月8日开工,龙华西路至南浦大桥段夜间单向封闭2025-09-23
- 新版《国士》围绕“历史周期率”深化,以“三境交融”折射人物命运与时代精神2025-09-23
- 2025北京动画周9月开启“破次元”大派对!推出PASS卡一张卡游遍动画北京2025-09-21
- 沪语舞台剧《繁花》终季官宣10月登陆美琪大戏院 前两季已演120场2025-09-21
- 粤剧《帝女花》改编说唱《大展鸿图》火遍全球 登顶Spotify华语榜2025-09-21
- 金熊猫奖彰显国际视野 《还有明天》《贝茨先生》等作品共享荣誉2025-09-21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上海人才公寓1周年如何实现从"
-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
- 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获得
- 鬼才导演亚当·艾略特阔别15年回
- “绿色救生圈”防溺水志愿服务项
- 7万人次挤爆草莓音乐节!北京“
- 6.62亿用户的非遗新舞台:微短剧
- 悬疑类型“出海”加速度:中国电
- 上半年接待游客超2400万人次!阜
- 电影节主会场变身"电影生态综合
- 2025暑期档票房超113亿、观影人
- 从新加坡到欧洲:国交新乐季用交
- 顺风车体验升级:嘀嗒出行用"路
- 上海越剧院青春版《红楼梦》受邀
- 上海隐秘的“5元大牌面包”店探
- 历史建筑活化的三重境界:从故宫
- 从机关食堂到夏布小镇:重庆151
- 韩国演员李世荣和日本男演员坂口
- 电影《芭比》制片人及主演玛格特
- 藏在千亩花田的“宝藏”茶室火了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