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最近,位于北外滩的区域内,一些别具一格的公共座椅吸引了众多目光,它们背后蕴含着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

新座椅项目由北外滩街道与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上海傲必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并精心打造。这些座椅的制作材料全部来自废弃混凝土、瓷砖以及石材的边角料等回收资源,充分体现了环保理念。该项目不仅将前沿的设计理念与先进的环保工艺相结合,有效解决了居民在街边“找座难”的问题,还通过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座椅的认捐和认养活动,成功拓宽了座椅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此举不仅用“环保”的理念将企业与居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为城市环境的美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虹口区正在打造千亿级绿色低碳服务产业集群。从2024年开始,绿色低碳服务已成为虹口区“一把手”工程,增设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并发布了专项绿色低碳支持政策。

目前,虹口区已集聚绿色低碳相关企业超800家,相关产业规模超750亿元,贡献全市2/3“双碳”立项标准,努力让绿色低碳这一“新质生产力”转化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大家都知道绿色低碳这个概念,但到底哪些属于绿色低碳相关企业?现实操作中,很多企业是模糊的。”虹口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科学监测评估产业发展成效,虹口结合区域特色,首先探索建立可检验、可借鉴的统计体系。

市能效中心战略发展部主任侯震寰告诉记者,2024年,虹口区与市能效中心合作,以《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为基础,基于市能效中心“AI+绿色低碳产业”平台,以“打标签”方式,形成绿色低碳企业清单。明确碳服务、绿色航运、绿色金融、绿色贸易、绿色技术五大产业图谱。

此后,在市统计局等部门支持下,虹口区以产业图谱为基础,通过“行业数据整合法”和“企业数据采集法”,探索建立涉及5个大类、23个中类、37个小类的虹口绿色低碳服务统计体系,动态监测更新数据库。

与市能效中心类似,落户于虹口区的上海环交所、绿色技术银行等一批功能性平台,正持续为绿色低碳服务产业赋能。

上海环交所副总经理唐卫峻表示,上海环交所与虹口区建立了“期待清单+及时沟通”的高效互动机制。依托虹口区域优势,上海环交所已发布多项绿色低碳标准,成功吸引一批优质企业入驻,形成鲜明的产业链集聚效应。

例如,本年度正式推行的《绿色甲醇评价方法》团体标准,系由上海环境交易所携手隆基绿能、上海电气等26家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共同编制而成。

据相关报道,绿色甲醇,作为一种推动国际航运绿色转型的关键燃料,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我国上海市政府明确提出,计划在2030年之前,将绿色甲醇和绿色氨的加注能力提升至百万吨级,以实现航运业的绿色变革。虹口区正紧紧抓住技术革新和规则重塑的宝贵机遇,积极推动北外滩地区的航运业向绿色化和数智化方向转型,助力我国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