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众多绿色低碳企业所关注的,还包括众多富有创新性的绿色低碳应用领域。

位于繁华的虹口区,上汽·花园坊已成为节能服务企业的集中地。这里正致力于打造智能微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的新示范项目,并逐步将其建设成为零碳智慧空间。今年,花园坊响亮地提出了“快来园区放电”的口号,标志着V2G(车网互动)双向充电桩正式投入使用。新能源车主们不仅能够在园区内享受到“液冷超充”的快捷服务,更有机会通过V2G双向充电桩反向向电网输送电力,从而赚取峰谷电价差,有效减轻电网负载压力。这一举措实现了车、桩、网的三方共赢,为绿色出行和能源转型贡献了力量。

市首批“双碳”试点建设单位之一的嘉兴路街道也将低碳理念融入生活场景,打造人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低碳项目。不仅是居民区,街道辖区内新宏星小学、华师大一附初中等学校也试点彩色光伏,实现清洁能源与屋顶绿化协同。依托虹口区“双碳”战略大数据创新实验室,街道将构建“数据采集—统计核算—场景应用”的数字化管理体系。

位于和平公园的全国首家低碳生活新时尚体验中心——上海碳秘馆,开馆不过9个多月,接待游客超过16万人次。其中展示的“碳普惠”理念,已悄悄走进每一位上海市民身边。今年6月25日,上海碳普惠平台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为上海股权投资集聚区和并购集聚区,今年虹口区还发布了全市首个区级碳金融产业政策,成为上海首个市区合力、协同推动绿色信贷、绿色转型贷款贴息政策落地的区域。

目前,在北外滩地区,极高能效和几乎零排放正逐步成为全面推行的“黄金准则”,而“海绵城市”和“无废城市”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据预测,到2027年,北外滩核心区域的碳排放减少率将超过25%,有望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典范。

虹口区发改委的负责人明确指出,随着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日益临近,对于“算碳、核碳、降碳”等领域的专业服务需求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虹口区将充分利用绿色低碳发展的专班招引制度,以及市场、政策等多方面的优势,积极激活现有基金资源。同时,虹口区将致力于加速推进各类创新项目、首发项目、试点示范项目以及应用场景的建设,力争打造一个多方共赢的绿色低碳产业生态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