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在智博会上,一项名为“新型透明光伏车身”的创新技术备受瞩目。这项技术并非仅仅是挡风玻璃或采光部件的简单升级,它实际上是一个能够“边行驶、边发电”的智能光伏系统。它能够对光子进行“精准捕获”,每日的补能里程可达到20至50公里。此外,该系统还具有弱光充电、随温度变化而变色的独特功能,为绿色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和智能的选择。

将“充电车衣”的创意构想变为现实的背后,彰显了汽车产业突破传统行业界限,整合AI、材料、能源等众多前沿技术,致力于通过融合创新和生态共建,助力汽车产业的持续“进化”。

天枢智能系列成果、中国汽车行业EPD工具平台、铃坤纯电轻卡平台、电动汽车火灾仿真平台……智博会上,多家高校、研究机构及车企集中发布12项前沿领域技术及创新产品,勾勒出一条协同创新、开放共赢的汽车产业发展路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智博会上表示,全球汽车产业竞争已从单一技术比拼升级为生态体系与集群实力的较量,产业集群是生态繁荣的核心载体。

以开放协作促产业发展,车路协同规模化、市场化探索不断推进——在智博会会场外,重庆高新区街道上,自动驾驶公交车正平稳融入车流。智慧路口的传感器、摄像头与车辆自身智能系统无缝协同,形成一张看不见的安全网。所有数据实时汇聚至云端“大脑”,精准预测和调控交通流量,呈现出车路云一体化的智慧交通图景。

2024年7月,我国有20个城市被授权启动车路云融合技术的应用试点项目。目前,伴随着车路云融合技术的快速推进,这些试点城市正迅速建立起更加精细和全面的融合应用体系。

在未来的城市蓝图里,汽车不仅仅扮演着出行的角色,它们更将成为智慧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移动神经元”。正如西部车网(重庆)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吴勇所阐述,随着车路云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汽车行业正迎来一场从“单车智能”向“系统智能”的飞跃。在这一进程中,汽车将不仅仅是传统的交通工具,它们将进化成为具备移动算力、储能能力和感知功能的智能终端。这样的转变将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开辟出无限的可能性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