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主治医师徐玉龙指出,误食含有毒性的野生蘑菇会导致急性中毒,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徐玉龙指出,常见的毒蘑菇主要分为四类:包括引起胃肠炎的红菇属部分品种、导致神经精神症状的毒蝇伞和豹斑鹅膏、引发溶血的鹿花菌,以及能造成多器官损伤的鹅膏菌属等。

徐玉龙分析,此次中毒市民所食用的大青褶伞则属于胃肠炎型蘑菇,误食后会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如果误食的是多脏器损伤型蘑菇,情况只怕会更加危急。”

徐玉龙提醒,“野蘑菇种类繁多,大家在不熟悉的地方,千万别随意采摘、食用野蘑菇。”要是想吃蘑菇,建议到正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这些地方售卖的蘑菇,通常都经过了多道检测程序,安全性会更有保障。

“预防大于治疗”,无论是误食毒蘑菇还是其他食物,避免这类食物中毒情况首先要防止“祸”从口入。徐玉龙提醒,高温天也是食物中毒的多发期,要把好“入口关”,千万别吃腐败变质、不新鲜的食物,这类食物容易滋生有害细菌等,引发身体不适。

在厨房烹饪过程中,除了上述注意事项,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守:务必将处理生食物的菜刀和砧板与处理熟食物的工具严格分开。若不遵循这一规则,生食物上可能携带的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就有可能污染熟食,从而大大增加了食物中毒的风险。此外,徐玉龙专家提醒我们,对于病死的家禽和肉类,绝对不能食用,因为这些动物可能已经携带了病菌或毒素。同样,海鲜、鱼虾等水产品也应尽量避免生食,只有经过充分烹饪,才能有效杀灭其中的有害微生物,确保我们的饮食安全。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