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这个假期,我有幸在上海度过了四天时光,期间,我几乎每天都沉浸在《新世界·破笼之宴》的奇幻世界之中。孙思齐,一位22岁的在读研究生,她所提到的“新世界”指的是上海影视乐园中的明星项目——《新世界·破笼之宴》。这部时长达6小时的沉浸式戏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观众,日常票价高达799元,而国庆特别版的票价更是达到了888元。在10月2日至5日的国庆期间,小孙与朋友们相约,竟然一连观看了四场,仍觉得意犹未尽。对于这部作品,她的热爱更是不言而喻:“我已经观看了15次,每一次都有新的感触,仿佛每次都能从中发现不同的精彩。”

那片让无数年轻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并非是一座新建的乐园。实际上,它的历史比许多参与其中的人都要悠久,早在1992年便已落成并投入使用。这里,人们更习惯称它为车墩影视基地。尽管地理位置并非得天独厚,甚至因为“年纪”而略显劣势,但它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众多影视作品的摇篮。 在这个电影院纷纷面临“陈旧危机”的融媒体时代,车墩影视基地除了满足影视拍摄场景的打卡需求外,是否还有更多吸引游客的招数?它是否能在新兴的文旅套餐中占得一席之地,分享到这份市场的红利呢?

答案是肯定的。假期前5天,上海影视乐园交出超5万人次入园的成绩单,外地游客占比超60%。《新世界·破笼之宴》更是创下了爆满的小奇迹,平均每场有约30%的复刷玩家。游客不仅来自国内各地,还有从日韩、东南亚、欧美远道而来的。对许多人来说,先在上海影视乐园打卡畅玩,再随沉浸式戏剧穿梭时空,是了解上海红色基因、海派文脉的直观体验方式。

能让传统玩法与“年轻人专区”相得益彰,上海影视乐园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卢绪玲说,恰是融媒时代启发了经营思维,提供了机遇:“从线下到线上,我们打造开放式平台,老牌基地也可成为年轻玩家共创的乐园。”

电影级场景,用“极致”换“无可替代”

《新世界·破笼之宴》有个限定时空:1945年8月14日的上海。日军投降前一晚,这座城市发生了什么?围绕三个阵营、十条故事线,这出沉浸式戏剧由40个NPC(非玩家角色)带着约120名玩家同台飙戏,共同演绎一台家国大戏。

资深玩家里,有人为“情报局”阵营里有些烧脑的剧情着迷,有人想在“青帮”阵营的生活化场景里尝尝1945年打工人的滋味,也有人偏爱“商会”阵营的逻辑博弈。玩家们“入坑”的理由不一而足,但表述中有两点被频频提及——电影级、呼朋唤友。偏爱推理的孙思齐说:“逼真的场景、精致的道具、准确的表演,让‘身临其境’四个字具象化了。不会担心出戏,只想经常带着朋友来解锁更多隐藏剧情。”

在卢绪玲看来,能得到年轻人的“私域流量传播”,沉浸式戏剧本身过硬的剧本是一“宝”,基地的“老”是另一“宝”。远有《功夫》《新上海滩》,近有《繁花》《南京照相馆》《谍报上不封顶》《千里江山图》,上海影视乐园见证近1500部影视作品的诞生。除了复刻历史风貌的上海城区,这里还积累了大量资源,包括30多万件道具、24万件/套服装、相当于一个师的军事装备等。这两年,乐园加强与名导演、大IP的合作,“得益于上影老法师们一以贯之的对镜头中场景的极致追求,如今上海影视乐园的置景能力、细节把控力都是业界有口皆碑的”。

王家卫拍《繁花》,车墩重建一条上世纪90年代的黄河路。申奥拍《南京照相馆》,上海影视乐园优化此前合作模式,与片方开启源头共创,如今留在园区的“吉祥照相馆”就是电影的拍摄实地,自今年7月26日开放,不到2个月时间“南京照相馆”区域已吸引超10万散客客流。不久前,《谍报上不封顶》杀青,导演张开宙也愿意为乐园留下可供打卡的剧组场景。

电影级的拍摄场景、道具、服装,不仅为那些慕名而来的打卡观众提供了“原片直出”的绝佳体验,更能在朋友圈中经受住“放大镜”般的审视。对于《新世界·破笼之宴》的忠实玩家来说,这些电影级场景的打造,营造出了一种浑然天成的沉浸式场域。其中,有一位重度玩家,她来自美丽的杭州,是一位日语老师。截至目前,她已经复刷了30次游戏,一边解锁着丰富的剧情,一边深入“考据”老上海的历史文化。在她看来,一旦场景和剧情都达到了极致,这份线下体验便显得无可替代,让人流连忘返。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