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日,在东安片区的127b-24地块,一项重大建设项目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该项目作为徐汇区在落实营商环境8.0版改革中首个供水行政协助线上征询试点,成功实现了审批流程的极大优化。原本需要12个工作日的审批流程,如今仅需3个工作日便可完成,这不仅极大地推动了项目建设的步伐,更是在徐汇区奏响了一曲以小切口改革撬动大发展的新乐章,展现了徐汇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决心与成效。

项目位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东安片区,这是一块规模宏大、具有显著更新改造意义的地块,对于优化我区产业布局和实现职住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项目周边资源丰富,紧邻汇聚全球金融与科创资源的西岸金融城,步行即可到达承载着老上海深厚人文底蕴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仅需驱车10分钟,便可抵达充满商业活力的徐家汇核心商圈,而距离即将展现体育魅力的万馆体育圈也仅有约1公里的距离。展望未来,这里将成为东安健康社区的核心支撑点,以及东安健康科技城的关键节点。一方面,生命健康科技企业的研发总部将在此聚集落地;另一方面,高端服务机构的专业资源将高效流动。城市公共空间与产业创新空间将在这里实现深度融合。市民可以在街角偶遇健康服务站,企业员工可以步行享受滨江绿道,真正实现工作在园区、生活在社区、休闲在街区的理想生活场景。从推动创新产业集聚,到焕新街区生态环境,再到激活区域综合功能,该项目的落地,无疑将为徐汇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一股强劲的活力,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劲动力。

蓝图美好,实景落地离不开营商环境改革的精准滴灌和服务保障。2025年,市规划资源局推进营商环境8.0版改革的号角吹响,线上行政协助平台征询范围扩展至52家市级委办局、派出机构及国有企业,覆盖580余个区级部门,为全程网办搭建起坚实框架。但长期以来,供水、供电、燃气等事项因涉及用户数据安全、跨部门协同标准不统一等难题,始终未能接入平台,成为重大项目审批流程中的堵点,企业往往要抱着厚厚的纸质材料往返奔波,仅材料补充、意见反馈就可能耗去一周以上时间。

面对这一困境,徐汇区规划资源局主动扛起试点探路的责任,以打破壁垒就是解放生产力为目标,多次与水务公司展开云会商。双方逐环节打磨细节,既守住了数据安全的底线,又打通了协同高效的通道。真正实现企业零跑动、审批零延迟、过程全留痕。

“以前办供水征询,要先跑规划局领征询单,再送水务公司审核,材料缺一页就得再跑一趟,光来回沟通就要花上小半个月;现在坐在办公室里上传资料,当天就能收到受理通知,审核意见第二天就反馈了,效率简直是‘质的飞跃’!” 项目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徐汇营商环境改革的温度。这场改革的意义,远不止一个项目的提速,通过试点,徐汇区为全市重大项目审批流程优化提供了徐汇样本。

涓滴之力,可成江海。优化营商环境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口号,而是藏在企业少跑的每一趟路、节省的每一个工作日里。下一步,徐汇区规划资源局将以此次试点为起点,在市规划资源局指导下持续打磨线上征询流程:先是将零跑动模式延伸至燃气、供电领域,解决项目通能通气的关键需求;再逐步覆盖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审查等市政配套环节,让重大项目从拿地到开工的全流程都能享受线上便利。

徐汇区的发展历程,从起初单个项目的加速推进,到如今区域内各行各业的协同发展,再到各个领域难题的突破和新局面的开拓,无不彰显着该区域营商环境的强大软实力。正是凭借这股力量,徐汇为重大项目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硬支撑。展望未来,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的逐步实施,徐汇将更加成为企业安心发展的乐园、城市转型升级的示范之地。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