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在国庆与中秋佳节的双喜临门之际,淮南文旅产业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全市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达到了13.4%,旅游消费额更是增长了9.6%,展现出文旅市场“活动精彩纷呈、消费热度攀升、市场秩序井然”的蓬勃景象。这份成绩单的背后,不仅见证了文旅产业的飞跃式发展,更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活力的集中体现。

精心布局,激活文旅产业新活力。在双节来临之际,我市紧扣“新业态、新消费、新服务”三大关键词,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的深度融合。寿县古城以其310余场独具特色的主题活动,成功打造出沉浸式的旅游体验,赢得了央视《新闻联播》的两次专题报道;焦岗湖影视城通过融合“演艺+互动+影视”的创新模式,实现了收入的显著增长,同比增长近15倍;春申里街区则巧妙地将楚汉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与国潮音乐相结合,成为文化消费的新亮点。 这些令人瞩目的成果,离不开我市政府在文旅发展上的科学规划和精准施策。节前,政府统筹发放了价值百万元的文旅消费券,涵盖了门票、住宿等多个消费场景,有效刺激了市场活力;在假日期间,更是免费开放了1.34万个停车位,同时组织了4800余名志愿者,为游客提供了温馨周到的服务,不仅彰显了城市管理的温情与高效,也为游客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

文旅惠民,共创美好新生活。文旅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惠及民生。双节期间,淮南通过惠民政策与优质服务,让市民和游客共享发展成果。消费券核销73.7万元,带动消费2211万元,合作商家酒店入住率达91%;八公山景区推出“铜钱”兑换机制,增强游客参与感;毛集实验区“冰帘洞天”主题嘉年华、凤台县青年歌手大赛等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带动了周边消费增长。夜游经济、乡村旅游、潮流玩法等新业态,让文旅体验更贴近百姓需求,真正实现了“文旅乐民、文旅富民”。

文化赋能,塑造淮南新形象。从寿县古城火把节的金色长龙,到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楚楚动人”曲艺剧场;从世界旅游小姐大赛的时尚风采,到《六姊妹》拍摄地的怀旧打卡……淮南以“文化IP+场景体验”激活城市魅力,让千年古城的厚重历史与现代潮流碰撞出火花。双节期间,央视多次聚焦淮南,不仅提升了城市知名度,更让全国观众感受到淮南的节日浪漫与文化自信。这种活力,正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也为淮南因地制宜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全国全域旅游先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双向奔赴,构筑发展新格局。城市与大学,始终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就在双节文旅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安徽理工大学迎来了建校80周年华诞,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创新动能。在校地合作方面,双方签订了总额3.4亿元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协议,并与多所知名高校深化合作,这正是淮南推动产学研融合、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高校的智力资源与城市的产业需求“双向奔赴”,共同为淮南打造“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的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双节庆典虽已圆满落幕,但淮南的精彩故事仍在继续上演。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校地合作的紧密融合,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满城市温度和民生幸福感的生动画卷。在这幅画卷中,寿县古城千年历史的烟火气息与安徽理工大学新时代的梦想激情碰撞,展现出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无限的发展潜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淮南正以文化力量赋能民生福祉,以创新精神驱动城市进步,以开放姿态拥抱美好未来,让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