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十月,西湖的水面依旧波光粼粼,钱塘江的潮声依旧激荡澎湃。在这长达8天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里,市民与游客们为之动容的,不仅仅是那绝美的山水风光,更是那无处不在、充满活力的“志愿红”。当国庆的欢歌与中秋的团圆相映成趣,杭州的志愿者们用一场持续8天的温暖行动,谱写了一曲以文明为旋律、以奉献为音符的城市交响乐章。

在杭州缤纷的志愿服务风景线里,“最美人墙”无疑是最亮丽、最经典的。今年,“晴雨公益”的这项志愿服务,迎来了与西湖相约的第十个年头,且又向前迈进一步:通过升级“闸开式”3.0和成立“一呼百应”服务队,它成功地将温暖守护推动为一场人人可参与的“共创”实践。

已经连续三年参与志愿服务的“00后”志愿者李逸程,提出了“闸开式”3.0矩阵,让传统的人墙疏导焕发出创新活力。“我们原来的‘X型’人墙对路口四角的约束力不够,”他指着路口解释道,“现在的‘闸开式’人墙,能在绿灯倒计时5秒提前‘合闸’,有效避免了人车交织。”

来自俄罗斯的Victoria和赞比亚的Mumba也在这道人墙中,用国际友人的视角诠释着杭州的包容。“晴雨公益”理事长沈廷冲欣慰地说:“要给青年志愿者更多机会,他们的想法为杭州志愿服务注入了新活力。”这道守护了西湖十年的风景线,如今因创新而更加完善,因包容而更具魅力。

当“最美人墙”在西湖边筑起安全防线,志愿服务的温暖也在城市的各个枢纽节点悄然流淌。

杭州南站,人流如织,人声鼎沸。在这里,日均客流高达4.9万人次。在这庞大的客流中,“小暖南”志愿服务队犹如一盏明灯,成为了旅客们最安心的指引。志愿者吴水宏的一天,几乎都在无数次这样的问候声中度过:“您好,检票口请往这边走。” 在服务台旁,手工灯笼制作和红色歌曲竞猜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将旅客们焦灼的等待化作温馨的记忆。据统计,这支志愿服务队已累计服务超过36000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志愿者们用点点滴滴的汗水汇聚而成的城市友好度,为这座繁华都市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