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管理水平,嘉定区外冈镇正大力推动一项名为“满电回家”的电动自行车安全行动计划。该行动旨在满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日常充电需求,同时有效遏制社区中私拉电线、入户充电等现象,从而显著降低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发生风险。近期,上海欣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区内新安装了一批先进的智能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创新举措的更多细节。

上海欣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外冈镇产业集聚带的核心区域,目前公司拥有员工总数超过180名。根据企业近期进行的调研数据,令人关注的是,近七成的员工在日常通勤中偏好使用电动自行车。然而,在此之前,由于公司未能提供相应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众多员工普遍遭遇了“充电难”的困扰,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出行便利性。

企业把建设规范的充电设施提上了日程,多次与专业的充电设施建设单位沟通,结合厂区实际布局,最终选定在办公楼旁的闲置区域,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约225平方米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场所。

新建成的充电区域划分清晰,一排排智能充电桩整齐排列,每个充电桩都配备了独立的智能充电插座和过载保护装置,一旦电动自行车充满电,便会立即断电。同时,为了保障消防安全,充电区域不仅设置了简易喷淋设施,还配备了多具手提式灭火器以及高清公共视频,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巡查管理,实时掌握充电区域的情况。

“这批新装的充电桩一共有150个充电端口,完全能够满足企业现有员工的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而且,为了减轻员工负担,企业实行免费充电政策,员工不用花钱,就能满电回家。”企业安全主管朱强介绍道,“我们还制定了专门的充电管理制度,安排安保人员每天定时对充电区域进行检查,到了下班后,对充电区域进行统一断电,上班前再统一通电,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据悉,为有效强化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管理,并提升市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外冈镇正全力推进一项名为“满电回家”的电动自行车安全行动。该行动旨在全面整治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通过精心规划、多部门协同合作以及智能化管理手段,不仅帮助职工解决了续航方面的担忧,满足了他们的日常充电需求,还大大减少了私拉电线、入室充电等不规范行为,有效降低了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的发生率。截至目前,外冈镇已有40家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通过增设充电设施、建设智能化充电车棚、制定完善的充电管理制度以及加强设备保养维护等措施,成功引导职工实现了有序、安全的充电。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