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从皖南的阳产土楼晒秋美景到淮北相山的绚烂红叶时节,从“超级皖”美食争霸赛事到黄山国际生态汽车拉力赛,这片江淮之地的魅力既体现在季节性的独特韵味,又洋溢着全年不息的现代生机与浪漫风情。

站在“十五五”规划的开局起点,安徽省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全力以赴打造全国全域旅游发展的先行示范区。通过理念创新、业态升级和策略革新,安徽省正以一系列变革举措,努力穿越经济周期的影响,确保文旅产业持续增长的动力不减弱。在此过程中,安徽省正努力绘就文旅产业的“第二增长曲线”,让文旅产业腾飞,迈向新的辉煌。

山川壮丽,人文荟萃,有一片“中国风景”叫安徽。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学者魏新曾把安徽比喻成“中国的书房”:“里面有中国最好的‘文房四宝’:宣纸、徽墨、宣笔、歙砚,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就是镇纸,美丽的徽派建筑就是笔架。还可以在里面喝茶,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安徽,就是人们心中那个书房,书香墨香茶香花香,香飘江淮,诗意盎然。”

46年前,邓小平发表了被称为“中国旅游改革开放宣言”的“黄山谈话”,黄山成为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先导和“试验田”。后来,歌声飞扬,沁入人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成为家喻户晓的华夏自然人文符号,成为中国的象征。

得风气之先的安徽旅游快速发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规划。2024年,全省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花费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比上年增长7.4%、10.8%;入境旅游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94.8%、124.1%。

从文旅资源禀赋看,安徽不输云南、浙江等旅游大省,但旅游总收入尚未达到“万亿级”,与国内旅游发展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原因是人均文旅消费水平较低。”安徽省旅游学会副会长、安徽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东和分析,一方面是安徽本地消费水平与沿海地区有落差,同时距主体客源市场较近,入皖游客以及本省游客逗留时间短;另一方面则是供给侧的问题,观光旅游产品占比较高,休闲度假产品、深度体验产品相对不足,二次消费不足。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在传统观光旅游迈向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的新阶段,安徽文旅转型升级,进入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期。

“从当前到‘十五五’时期,恰是安徽文旅产业开启‘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机遇期。”李东和认为。

英国管理学家查尔斯·汉迪曾提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有一个生命周期,这是“第一曲线”。在其达到峰值前主动开辟新增长路径,划出“第二曲线”,才能规避生命周期衰退风险。

李东和认为,安徽文旅“第一增长曲线”主要依赖以传统景区为代表的观光旅游,“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是促进文旅与农业、教育、体育、交通、康养等融合发展,共同构建“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生活场景和消费闭环。

自国庆节起,黟县将面向全国范围内的七年级学生实施为期四个月的免费开放政策,旨在让广大学生朋友们在游览过程中,更深刻地领会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居民与文化”章节中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的记载。

黄山市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体系,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包括美食美宿体验、研学修学之旅、摄影写生创作、古树观鸟探险、自驾露营探险、康养旅居养生以及节庆赛事活动等。同时,该市还常态化开展了多项文化惠民活动,旨在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程燕自豪地介绍,在2024年度省辖市高质量发展考核文旅指标中,黄山市荣获全省第一的佳绩,展现了其在文旅产业发展的卓越成就。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