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激发心灵共鸣,实现价值共创,文旅产品中有一类独具特色,那就是“情绪”。旅游不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景点打卡,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远超传统观光的简单需求。根据一项针对文旅市场的调查显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最看重的情绪价值占比高达30%,其次是感受独特的文化氛围,占比23%,而品尝特色美食则占据了21%的比重。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情绪体验在文旅产品中的重要性。

淳朴自然的乡村风光、宁静辽阔的草原景观、清新纯净的海滩美景,无疑都成为了“心灵经济”领域的新兴赛道。以浙江乌镇为例,它推出了“情感小镇”这一独特的旅游品牌;内蒙古呼伦贝尔则推出了“草原星空摄影线”,让游客在星空下感受草原的壮美;山东青岛则创新性地推出了“cityboat游”,让游客在游船上尽享海滨风光。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不仅持续受到游客的青睐,也使得相关地区在“心灵经济”赛道上大放异彩。

而在安徽,最成体系、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就是乡村,近700家A级景区超过六成在乡村。2024年,全省乡村旅游累计接待3.7亿人次,累计旅游花费3085.5亿元,带动就业人口95.8万。

“在‘情绪+乡村’的文旅实践中,乡土文化是根基,创意营造是关键,情感设计是核心,场景营造是手段。”专注乡村创意运营的“乡思岛”工作室负责人黄十三介绍,徽州古村落是徽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黄山市深耕研学旅行和艺术经济,打造徽州民宿集群和康养旅居基地,让“被体验的乡村”变为“可参与的生活”,为游客放松身心提供了独特的“此刻此地”。

骑在牛背上的牧童,远方芬达的日落,“有事没事来杯拿铁”的慵倦,甚至转角处遇见的一个美好,可能都是“精神疗愈”的良药。

在当下,越来越多的“Z世代”不买房不买车,将“悦己”文旅消费当成高端消费的“平替”。同程旅行2023年发布的《徽州民宿市场发展白皮书》显示,“Z世代”正成为徽州民宿新兴消费主体,其中“90后”群体占比42.4%,“00后”占比23.7%。

得年轻人得天下,文旅产业也是如此。在社交媒体时代,年轻人不仅是消费者,还是内容共创者和传播者。一些地方火爆出圈,最大的推手都是年轻人。

今年暑假,青岛啤酒博物馆基本是“预约秒空”。笔者实地探访后发现,该博物馆以“博物馆+”思维的无边界创意为引领,推出IP、场景、产品构成的立体文创体系,将百年啤酒文明转化为可感、可玩、可传播的生活体验,实现了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产”转型。

无论是场景还是文创,在吸引年轻客群的足够共鸣上,都值得我省的古井酒、宣纸、徽墨等工业基地借鉴。

“微业态”植入,或成为吸引年轻客群的新策略。在黟县、泾县古村落,在长丰县马郢村,咖啡店、茶馆、尺素工坊、柴烧公共艺术体验中心、活字印刷教室等新业态遍地开花,正开辟乡村共创和美育实践新领域。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心灵与生活的交汇处,乡村的未来业态有望成为文旅强引擎。黄十三建议,安徽要进一步打响“中国乡村旅游策源地”品牌,塑造中国生活品质乡村游目的地形象。第一步,培育“村咖”“手作”“微演艺”“微场景”等乡村新业态生态体系。第二步,垂直细分“微业态”产品,进行精致化运营管理,形成“蚂蚁军团”的集群力量,实现乡村文旅的二次升维。

有学者指出,在“十五五”阶段,文化及旅游产业将展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包括分众化、高品质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绿色环保化。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重塑文化及旅游产业的格局,并对文化及旅游产业以及其他产业的价值链进行重新构建。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部门正积极促进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满怀信心地拥抱时代带来的各种新机遇和挑战。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